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热点资讯热点资讯

Hi-Design总监行丨DAY 4 寻根陶文化天宝龙窑,体验非遗传承盘筑技法

网络 2024-01-27 15:21:39 热点资讯 已有人查阅

导读游学不仅仅是心情的放松

对于设计师来说

游学不仅仅是心情的放松

也是最好的成长方式

无论是从设计、建筑,还是艺术

每一处路途中的所见

都可能投射成为设计上的灵感

寻根陶文化——天宝龙窑

今天是日立净界·总监行的最后一天,设计师们来到了景德镇天宝龙窑。一派青山绿水,远远望过去,山峦四起,水面平阔。

这座建于1974年的龙窑,由当时专门被邀请过来当“把桩师傅”的金跃安老师一手修建,是目前景德镇唯一一座仍在烧制的柴窑。外围长66米,宽6米,高2米的龙窑,因依一定的坡度建筑,斜卧似龙而得名。站在上面朝下看,其形挺拔昂然,凸于地表,颇有气势。

当设计师们走进窑里,秋日暖阳透过添柴口投射进窑来,可以看到这座经历了四十多年焰火锤炼的柴窑,像埋藏宝藏的地下王宫,等待每一个痴迷于泥与火的人前来探索。

当天,日立有幸邀请到非遗传承人金跃安老师为设计师们讲述自己与龙窑的故事,这位景德镇目前唯一仍在烧制陶瓷的天宝龙窑的“把桩师傅”,30多岁便受邀离开家乡江苏镇江远到景德镇,一坚守便是四十多年。

讲到兴起,金跃安老师更是现场为设计师们演示盘筑大缸的工艺,即使已经年过古稀,金老师盘筑泥巴也一点不含糊。揉泥,手法到位,心中有数。大小合适的泥巴在手中按捏,不多时,一个厚度均匀的底部在圆木板上形成。再捏长泥,沿着手势往下按捏,新泥巴像找到自己的位置一直紧紧抓牢已经被盘筑上的泥巴。

就这样,层层叠加,按压、修补、敲打。“三分做,七分打,一打,才会紧密连在一起”。金老师说这就是盘筑手艺的精髓。

有些技法是长在手上的,就像金跃安师傅四十多年辛勤不辍,日日精进,才能让手里的泥巴焕发出生命力。

体验非遗传承——盘筑技法

设计师们所看到和触摸的是,紧实、牢固的手工作品,等到自己尝试时,才知原来玩泥巴也会这么不容易。

在参观完龙窑后,金老师特意为设计师们安排了体验泥条技法的环节,金老师说:只有尝试了,才能亲自感受陶文化的魅力。

选泥,制作,修坯,上釉......老师讲诉完技法后,设计师们纷纷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完成自己的陶艺大作!

别看泥巴在老师的手中乖巧听话,去亲身体验一把就会由衷感叹:我太难了!

经过老师的指导,设计师们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创意作品。之后由天宝龙窑进行保管,等待着下次开窑烧制后,再邮寄给设计师,希望以后每每看到就能感受到中国绚烂多姿的陶瓷文化。

欣赏美景的愉悦

评选作品的紧张

拜访大师的成长

收获朋友的快乐

......

四天三夜的

日立净界·设计总监行已圆满结束

而结束亦是新的开始!


50487

本文标签: 家装新闻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