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理财理财

2月PMI数据点评:产能过剩开始有所缓解的三点线索

网络 2024-03-03 18:45:52 理财 已有人查阅

导读2月PMI数据点评:产能过剩开始有所缓解的三点线索

(德邦证券《2月PMI数据点评:产能过剩开始有所缓解的三点线索》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核心观点:受春节假期影响,2月制造业PMI小幅下行,服务业PMI继续扩张。从行业来看,制造业PMI小幅下降主因化学、汽车和纺织服装行业拉动。从企业规模来看,2月大型企业PMI继续高于临界点。在本月制造业PMI细分项数据中,只有出厂价格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分项环比上升,这两个指标可以用来辅助观测产能过剩开始缓解的程度。此外,2月中采和财新PMI的背离也可以辅助判断。展望未来,在稳政策的加持下,三大工程、万亿国债以及产能政策有望加速制造业等行业优胜劣汰,制造业景气度有望重回扩张区间。
事件:2024年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制造业PMI)为49.1%,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非制造业PMI)为51.4%,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
制造业PMI:受春节假期以及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企业员工假期返乡影响,制造业进入生产淡季,2月制造业景气较前值有所下降。2024年2月份,生产指数为49.8%,较前值下降1.5个百分点,较过去五年均值高4.6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值以下,表明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生产仍在收缩,但步伐有所加快;新订单指数为49.0%,与前值持平,较过去五年均值高4.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增加。2月中国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3%,较前值下降0.9个百分点,未能延续1月份的上升趋势。2024年1月全球制造业PMI回到荣枯线上方,结束了16个月以来低于荣枯线的收缩状态,全球制造业景气度回升,叠加国内春节结束,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有望拉动海外订单,对我国出口形成有力支撑。
从结构上看,制造业PMI小幅下降主因化学、汽车和纺织服装行业拉动。根据中采统计,制造业PMI分行业来看,石油加工及炼焦业、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业及仪器仪表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和金属制品业PMI处于扩张区间,金属制品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月PMI分别较1月增加13.6和8.3个百分点。2月制造业PMI的小幅下降,主要由化学原料以及化学制品业(2月PMI为39.8%,较1月下降13.5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2月PMI为48.7%,较1月下降13个百分点)和纺织服装装饰业(2月PMI为46.2,较1月下降12个百分点)三大行业拖累。分企业规模来看,2月大型企业PMI继续高于临界点。大型企业PMI为50.4%,与上月持平,继续位于扩张区间,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连续10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中型企业PMI为49.1%,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受春节假日影响更为明显,本月PMI为46.4%,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生产经营活动放缓。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上,服务业扩张速度继续加快。2024年2月份,非制造业PMI为51.4%,较前值上升0.7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景气度增强,其中服务业景气度增强、建筑业景气度减弱。其中,服务业2月PMI为51.0%,环比 0.9%,服务业加速扩张,或与春节期间消费热度提高有关;建筑业2月PMI为53.5%,环比-0.4%,或与寒潮以及春节停工有关。航空运输和电信广播业生产经营活动经营状况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但地产投资持续疲弱,地产后周期等大宗消费仍存不足,房地产业2月PMI为47.6%,处于收缩区间。
产能过剩开始有所“缓解”,向后看制造业景气度有望重新回到扩张区间。2023年12月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经济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包括“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近期如何去产能成为焦点话题。在此次制造业PMI数据中,环比上升的只有出厂价格分项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分项,这两个指标可以辅助观测产能过剩开始缓解的程度,此外,2月中采和财新PMI的背离也可以辅助判断。
(1)出厂价格指数衡量本月主要产品的平均出厂价格。2月出厂价格指数为48.1%,较前值上升1.1个百分点,表明出厂价格处于收缩放缓阶段,即可能处于产能缺口的缩小阶段或预示产能缺口即将缩窄。用产成品库存 生产代替供给,用在手订单 新订单代替需求,计算得出2月产出缺口增速自1月的环比24.4%下降至2月的7.4%,也可验证产能过剩开始有所“缓解”。
(2)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是未来3个月内生产经营活动整体水平的统计。2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2%,较前值上升0.2个百分点,表明企业对春节后市场发展信心有所增强。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印发了《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强调“加快提升产品设备节能标准。”有望加速各行业中能效偏低产品设备的“出清”。因此从这两个指标综合来看,在稳政策加持下,三大工程和万亿国债等有望加速制造业等行业优胜劣汰,制造业景气度有望重回扩张区间。
(3)此外,2月中采PMI与财新PMI呈现背离也可辅助判断。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制造业PMI)为49.1%,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制造业PMI)为50.9%,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高于荣枯线。中采PMI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可能更为全面,尤其是重工业比重相对较高,而财新PMI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可能更集中于轻工业和服务业。财新PMI更加敏感,更能反映出中国经济的变动趋势和增量特征。综合来看,财新PMI代表部分高敏感行业的景气度,这与前文提到的《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中强调的加速出清是契合的,因此可以将此次背离理解为部分行业的景气度正在领先回升。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对内需的拉动效果不及预期;三大工程进展不及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





本文标签: 财经研报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