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理财理财
2024年2月金融数据解读:社融节奏变化的隐含逻辑
LA 2024-03-17 12:46:24 理财 已有人查阅
导读2024年2月金融数据解读:社融节奏变化的隐含逻辑
(中国银河《2024年2月金融数据解读:社融节奏变化的隐含逻辑》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2月社会融资1.52万亿元(wind一致预期2.4万亿),低于市场预期。市场预期与实际数据存在较大差距,市场惯性的认为一季度社融数据应当呈现“开门红”,1月份的社融数据出现结构改善信号拉高了市场对于2月份社融数据的预期。同样,1-2月新增信贷的同比少增通常被认为是支撑社融偏弱的有力证据。
我们认为1-2月社融数据并不能简单直译为社融偏弱,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一般。事实和预期的鸿沟实际上来自社融节奏变化带来的影响。
1-2月社融数据在节奏变化之后呈现新特征:
1.社融减少,但是结构有亮点。从1-2月份数据来看,社融减少主要源于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融资的减少。但信托贷款上行速度加快,企业债券融资同样上行。在传统的表内贷款偏弱的情况下,部分资金在出表。同时直接融资在缓慢放量。政府债券融资受发行节奏影响偏慢。
2.贷款增速减弱,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减少,长期贷款平稳。贷款增速继续下行,居民短期贷款大幅回落,春节消费并未让居民借款增加,同时居民长期贷款再次走低。2月份高频数据显示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下行超过50%,100大中房企销售收入快速走低,未来居民信贷走弱概率更大。企业贷款保持平稳,企业长期贷款增速-0.2%,政府项目投资进入企业需要时间。
3.票据融资大幅减弱。票据利率在1月上行之后在2月下行,票据融资的同比大幅少增,票据冲量行为明显减少。
4.M1增速波动较大,春节错位影响,仍需观察3月份情况。2021年也有春节错位。但随后M1表现不弱。2月的BCI企业销售前瞻指数、招工前瞻指数、经营状况指数都再次保持上行,虽然利润前瞻指数出现回落。M1快速下行并不能充分说明企业预期全面转弱。
社融节奏变化隐含的货币政策逻辑:
2023年4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专栏文章《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已给出货币政策逻辑线索:
1.信贷投放节奏回到由实体融资需求主导,平滑传统大小月波动。央行引导降低“开门红”,商业银行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信贷节奏,减少对单月波动的关注,信贷投放节奏需要平衡。2023年1季度信贷投放超过全年40%,未来信贷投放节奏逐步调整回以往节奏。
2.信贷供需新规律的背景下,社融和信贷未来差距加大。减少对信贷的过分依赖,社融将是更有效的指标。盘活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并不体现在信贷增量,但金融依然对实体经济有支撑作用。直接融资将对信贷产生良性替代,占比将逐步提升。政府融资偏缓,但2季度节奏会逐步加快,带动社融增速上行。
3.央行未来操作方式转变。2月份MLF缩量续作,逆回购降至低位,短期市场利率抬升,长短期利差进一步收窄,防空转政策意图明显,未来可能更关注结构性指标来助力新质生产力,这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核心观点:
2月社会融资1.52万亿元(wind一致预期2.4万亿),低于市场预期。市场预期与实际数据存在较大差距,市场惯性的认为一季度社融数据应当呈现“开门红”,1月份的社融数据出现结构改善信号拉高了市场对于2月份社融数据的预期。同样,1-2月新增信贷的同比少增通常被认为是支撑社融偏弱的有力证据。
我们认为1-2月社融数据并不能简单直译为社融偏弱,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一般。事实和预期的鸿沟实际上来自社融节奏变化带来的影响。
1-2月社融数据在节奏变化之后呈现新特征:
1.社融减少,但是结构有亮点。从1-2月份数据来看,社融减少主要源于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融资的减少。但信托贷款上行速度加快,企业债券融资同样上行。在传统的表内贷款偏弱的情况下,部分资金在出表。同时直接融资在缓慢放量。政府债券融资受发行节奏影响偏慢。
2.贷款增速减弱,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减少,长期贷款平稳。贷款增速继续下行,居民短期贷款大幅回落,春节消费并未让居民借款增加,同时居民长期贷款再次走低。2月份高频数据显示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下行超过50%,100大中房企销售收入快速走低,未来居民信贷走弱概率更大。企业贷款保持平稳,企业长期贷款增速-0.2%,政府项目投资进入企业需要时间。
3.票据融资大幅减弱。票据利率在1月上行之后在2月下行,票据融资的同比大幅少增,票据冲量行为明显减少。
4.M1增速波动较大,春节错位影响,仍需观察3月份情况。2021年也有春节错位。但随后M1表现不弱。2月的BCI企业销售前瞻指数、招工前瞻指数、经营状况指数都再次保持上行,虽然利润前瞻指数出现回落。M1快速下行并不能充分说明企业预期全面转弱。
社融节奏变化隐含的货币政策逻辑:
2023年4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专栏文章《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已给出货币政策逻辑线索:
1.信贷投放节奏回到由实体融资需求主导,平滑传统大小月波动。央行引导降低“开门红”,商业银行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信贷节奏,减少对单月波动的关注,信贷投放节奏需要平衡。2023年1季度信贷投放超过全年40%,未来信贷投放节奏逐步调整回以往节奏。
2.信贷供需新规律的背景下,社融和信贷未来差距加大。减少对信贷的过分依赖,社融将是更有效的指标。盘活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并不体现在信贷增量,但金融依然对实体经济有支撑作用。直接融资将对信贷产生良性替代,占比将逐步提升。政府融资偏缓,但2季度节奏会逐步加快,带动社融增速上行。
3.央行未来操作方式转变。2月份MLF缩量续作,逆回购降至低位,短期市场利率抬升,长短期利差进一步收窄,防空转政策意图明显,未来可能更关注结构性指标来助力新质生产力,这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本文标签: 财经研报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