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热点资讯热点资讯

出售国有资产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春风拂面 2024-08-14 07:29:17 热点资讯 已有603人查阅

导读出售国有资产罪涉及国有公司、企业财产的国有所有权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本文详细解析了该罪的犯罪构成,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

出售国有资产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出售国有资产罪的犯罪构成主要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

  1.客体要件指的是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的国有所有权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低价出售的行为。

  3.主体要件则要求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同、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4.主观要件要求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由故意构成,并有明确的徇私动机。

侵犯对象与行为

  1.出售国有资产罪的侵犯对象主要是国有公司、企业的国有资产,这些资产包括国家以各种形式对国有公司、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形成的财产等。

  2.在行为上,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徇私舞弊,将上述国有资产以低于其实际价值的价格出卖给他人。这包括:

  (1)在合资、合营、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国有资产不进行资产评估或评估价值低于实际价值低价折股;

  (2)低估实物资产;

  (3)未按重置价格折股,未计算其增值部分,按帐面原值折股;

  (4)对国有公司、企业的商标、商誉、专利等无形资产未计入国家股;

  (5)不经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将属于国有公司、企业的土地、厂房低价卖给小集体或私营业主等行为。

主体要件与主观动机

  1.出售国有资产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同、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这意味着只有这些主体才能构成该罪。在主观方面,本罪必须由故意构成,并有明确的徇私动机。

  2.如果不是出于故意,不具有徇私舞弊的动机,而行为人是由于思想知识水平低,专业知识不足,业务工作能力低,以致在国有资产折股和出售时发生错误,则不能构成本罪。

  这表明,出售国有资产罪的行为人必须有明确的故意和徇私动机,否则不能构成该罪。

  你是否对出售国有资产罪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遵守法律法规,避免触犯法律。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法律咨询,不妨提出,我们随时为你提供帮助。

本文标签: 生活百科

很赞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