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热点资讯热点资讯
陶瓷业内忧外患频打价格战致微利
网络 2024-02-01 00:21:52 热点资讯 已有人查阅
导读产能过剩,产品附加值过低,国际竞争力不强,利润微薄又遭遇多项反倾销调查。
对于陶瓷行业来说,今年可谓是内忧外患。
产能过剩,产品附加值过低,国际竞争力不强,利润微薄又遭遇多项反倾销调查。
面临如此困境,陶瓷行业未来的出路在何方?
内忧:产能过剩利润微薄
随着陶瓷企业不断扩张、生产线不断扩充、生产总量不断扩大,造成产能严重过剩,供需失去平衡。
实际上,我国虽是一个陶瓷生产大国,却不是一个强国。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附加值较低,在国际市场售价不高。
中投顾问建材行业研究员邹明晓告诉记者,我国陶瓷企业利润微薄,主要在于成本高企以及销售价格相对便宜。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并且各大厂家销售市场集中度高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为了提高销量并占有市场份额,陶瓷企业不惜降低价格,薄利多销,这就导致了行业普遍利润微薄。
上游原料高涨也是造成陶瓷企业利润微薄的原因之一。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秘书长夏高生说。
此外,由于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也让陶瓷产业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更加严重。
夏高生表示,房产宏观调控制约了市场需求的增长,使得价格竞争激烈而提价困难。
外患:面临多起反倾销
此前,2011年9月欧盟对中国瓷砖反倾销案作出终裁,征收最高达69.7%的惩罚性关税,且有效期长达5年,并可视情况延长。
这是一次影响范围最广、涉及金额最大的中国陶瓷行业反倾销案,涉及金额高达7亿美元,涵括企业超2000多家。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陶瓷业面临的第一起反倾销事件。
欧盟展开对我国陶瓷餐具及厨房用具的反倾销调差,其调查期间将会降低我国陶瓷出口数量和出口额。邹明晓说。
但同时,此次反倾销对我国陶瓷业的长远发展也有好处。
目前的陶瓷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有业内人士说。
邹明晓认为,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陶瓷不断完善管理和经营,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透明度。若欧盟调查后我国陶瓷业不存在问题,这将使得我国陶瓷产品和厨房用具获得极好的出口利好,有利于陶瓷业的出口。
亟需进行产业链分工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产能过剩等原因,多家陶瓷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业绩也很不理想。
其中,*ST 冠福预计2012 年1-6 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3500-4000万元。
有关陶瓷企业表示,陶瓷企业上半年业绩不好甚至亏损主要是由于销售数量降低,平均销售价格比原预计下降,影响毛利减少。
有陶瓷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陶瓷行业目前需要进行产业链分工和资源整合,不同产品各有专业化的OEM代工厂商,各自专精于少数品种但产量规模大的专业化生产,将生产和品牌及销售渠道进行分工和合作。将使有成本竞争力的厂商越做越好,没有成本竞争力及产品技术能力低的产能自然淘汰。
对此,夏高生也表示认同:陶瓷行业全产业链的经营,而没有专业化的分工,造成生产面的资产投入太大,销售面的渠道太复杂,经营管理难度高和费用太大。
此外,邹明晓告诉记者,陶瓷业处于销售淡季,市场需求低迷而陶瓷业却产能过剩,解决产销矛盾主要从开源节流两方面进行。
开源方面,陶瓷企业应开拓新渠道并逐渐降低产品价格进行大力促销,提高销量。节流方面,陶瓷企业应逐渐降低生产量,并修炼内功提高技术水平以及进行新产品的研发设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邹明晓认为,未来我国陶瓷业必须要提高技术水平,并提高研发实力,不断的推出多样化、个性化的高质量产品,以产品品质占领市场。此外,陶瓷企业应该开拓新兴市场,避免行业高集中度竞争,在产品和渠道两方面进行差异化竞争,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占领市场。
标签: 内忧外患 陶瓷业 陶瓷 企业 我国
55741本文标签: 家装新闻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