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热点资讯热点资讯

政策性滑档是什么意思?如何避免?

LA 2024-03-25 02:17:42 热点资讯 已有人查阅

导读什么是政策性滑档?打个比方,某个省共有100名高考生,所有不同档次的高校在这个省投放指标80人,高校入学率为80%。这个省就这样来划分批次,首先按照90人能够被录取来设定,即高校录取率为90%,排名前20%设定为第一批,前21%-40%设定为第二批,前41%-90%设定为第三批。为什么要这样设定?因为这样划线的话,对于各个高校来说是有利的高校在录取时扩大自己的选择权给所有学生一种竞争很强烈的感觉,同时,处于底层的学校则可以趁这个机会将优秀的生源揽入自己的怀中特别是那些之前一些三本院校可以从中捡到较大的便宜

什么是政策性滑档?打个比方,某个省共有100名高考生,所有不同档次的高校在这个省投放指标80人,高校入学率为80%。这个省就这样来划分批次,首先按照90人能够被录取来设定,即高校录取率为90%,排名前20%设定为第一批,前21%-40%设定为第二批,前41%-90%设定为第三批。为什么要这样设定?因为这样划线的话,对于各个高校来说是有利的高校在录取时扩大自己的选择权给所有学生一种竞争很强烈的感觉,同时,处于底层的学校则可以趁这个机会将优秀的生源揽入自己的怀中特别是那些之前一些三本院校可以从中捡到较大的便宜从而解决本校的招生困难的问题但是这一划线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又有所不同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批线对应的是一本院校,但投放指标只有20-23人,也就是说,上线第一批的25人中必须有2-5人滑档。这就是执行了10多年的高考录取中的“政策性滑档”。

政策性滑档是什么意思?如何避免?

“政策性滑档”在全国不同省份中存在程度都不一样。如2018年河南省一本滑档就达到2万人,二本滑档高达好几万人。2018高考,河南省理科一本线为499分,文科一本线为547分,本科上线人数为36.4万人,根据省招生办发布的录取情况来看,本科录取人数约29.3万人,那么就意味着有7.1万人虽然过了本科线,但是却与本科无缘。这种政策性滑档的问题每一次出现都令人心酸难忍,但是,背后的问题还是学生自己的考分和填报志愿时的一些失误。造成滑档的因素一般来说有两个:政策性滑档和人为因素滑档。政策性滑档我上面已经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解释了,相信各位已经有所了解。

现在我们来说说人为因素,什么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呢?比如志愿中院校梯度没设置好,或是专业梯度设置不科学,或者专业不服从调剂,或者全部选报热门地区、热门院校或热门专业等诸多因素造成的滑档。如果人为因素没有控制好除了有很大的概率会造成滑档,我们身边更常见的则是高分低就的情况。举个例子,对于平行志愿来说顺序表示了志愿的优先性,即其中一个投档成功,之后的志愿则全部作废,若志愿方案未按院校优先性进行排序可能会导致不太喜欢的院校被录取,心仪的院校能录取而未被录取,导致高分低就。

如何避免政策性滑档

1、拉开志愿层次

在填报志愿时,志愿之间是要有层次的,建议选用冲稳保的原则对自己心仪的志愿单位进行分类,根据往年录取分数线,分出冲、保、稳的三大类学校,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滑档的出现。

2、服从调剂

为避免滑档,建议在填报志愿时填服从调剂,如果你的分数很好,且在学校专业计划人数之内,则不会被调剂,你最后读的就是你所报的专业,如果你的名次在专业计划数之外,但是你的分数达到学校要求的分数线,且在所报专业人数已满,若选服从调剂,学校就会把你调去读其他人数不满的专业,也就是说你还在那所学校就读,但是读的不是你所选的专业,相反的,你若选不服从调剂,则学校就不会把你调去读本校其他专业了。

本文标签: 填报

很赞哦! ()